云安区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 : 2019-04-19 15:57 来源 : 云浮市云安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 88912次字号:

——2019年4月18日在云浮市云安区第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云安区区长  谢子超

各位代表:

我代表区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8年工作回顾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区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围绕“两大主题、四个重点”,聚焦抓好乡村振兴,着力打好“三大攻坚战”,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区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迎难而上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8.77亿元,可比增长4.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2.77亿元,同比增长0.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4亿元,同比负增长13.9%(按可比口径实际收入3.51亿元,同比增长6.24%);税收收入7.4亿元,同比增长30.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43.23亿元,同比增长12.5%;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5.87亿元,增长31%;实际利用外资完成1556.5万美元,同比增长10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9.44亿元,同比增长7.6%;全社会用电量14.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5%,其中工业用电11.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5%;12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47.25亿元、贷款余额26.1亿元,分别增长12.8%下降18.3%。经济结构继续优化,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14.62∶53.39∶31.99 。

   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全区50个重点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0.3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0.05%。其中,3个省重点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9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81.91%;20个市重点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2.2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90.07%。全区有47个重点项目已动工,动工率达94%。鸿志新材料、翰博科技处理剂等26个项目相继建成投产。

招商引资成果丰硕。突出在精细化工、现代农业及加工、休闲养生旅游等行业和完善日化产业链进行专项招商,全区引进合同项目26个,计划总投资63.74亿元,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其中,超亿元以上项目18个、超10亿元以上项目2个。全年新开工项目20个,开工率为76.9%绿色日化产业集聚区引进项目8个,计划总投资7.25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个

二、聚焦主业,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推进

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8%,完成工业技改投资5.8亿元,同比上升32.2%。水泥行业产值增长34.3%、化工行业增长13.9%。三大传统行业税收稳定增长,化工行业增长8.3%,水泥行业增长105%,石材行业增长27.9%。

绿色日用化工产业加快集聚发展。投入资金1亿元,完成园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和部分路网建设,沿企业及道路分布的供水、供电、供蒸汽、供天燃气、通信工程已完成日化产品工业城动工建设。云浮循环经济工业园协同创新研究院成功申报为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新投产、动工、签约项目22个,总投资超27亿元,其中顺天然生物、椰林化工等项目已成功试产 

现代农业提速发展。全区建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0家、省级菜篮子基地(养殖场)3家、省级现代美丽牧场1家,拥有国家A级绿色认证产品4个,地方知名品牌6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2个,省级“一乡一品”项目镇4个,获国家级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个。积极发展现代特色南药示范区,2018年南药产业签约项目5个,计划总投资约4755万元,建设种植基地9个,现代特色南药种植面积约4.5万亩。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7.53万亩,粮食总产量6.64万吨。年饲养生猪22.4万头,存栏肉牛2.8万多头,家禽存栏74万羽,水产品产量9934万吨。

林业现代化扎实推进。完成森林碳汇工程造林1万亩,江罗高速云安段景观林带完成造林359亩,建设里程6公里,完成封山育林1.04万亩,其中森林碳汇工程林封育1200亩,一般封育9224亩。种植各类树苗60多万株。

三、统筹推进,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

融入新区发展步伐加快。都杨至云安公路新建工程(西部快线)、云安新城建设、区中医院和创业创新孵化基地建设有序推进。公共设施布局进一步完善,“两区”一体化的市政配套设施体系和城市综合服务供给体系建设加快推进。

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区投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7250.32万元,建设公路里程398公里。重点抓好X868线路面大修、X465南大线改造等工程建设。客运班车行政村窄路基路面拓宽改造工程全面完成。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完成145.8公里。石城镇至富林环大云雾山公路新建工程等3个项目有序推进。

乡村振兴战略实现良好开局。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出台《云安区富民兴村农业产业工作方案》,全面规划各镇产业发展,确立十二大优势特色主导产业,新增特色农业种植面积1.3万亩,现代优质肉牛产业园、花卉苗木产业园建设有序推进加快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推进新农村示范村建设,22条省定贫困村中的229个自然村100%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打造了石城镇上洞村、白石镇石底村等一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全域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区非省定贫困村有549个自然村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推进农村生活垃圾长效治理,各自然村均建有垃圾收集点,垃圾清运量占99.8%。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全区建有乡村公厕24个,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为96%,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为94%。镇村集体经济加快发展。全区114条行政村(区)都实现了“有收入”,22条省定贫困村年纯收入均达到5万元以上,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由36个增加到49个,10万元以上的村由18个增加到26个,村级集体经济总量同比增长超过10%

四、持续发力,“三大攻坚战”成效明显

打好防范重大风险攻坚战。涉众型金融不稳定问题开展专项治理,持续开展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的宣传教育加强对债务风险监测和落实化解防控工作,积极化解政府性债务和隐性债务。金融风险总体可控,政府债务保持在可控水平。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工作扎实推进,督察组交办的案件全部办结。投入资金1150多万元,完成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督查整改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3座,22条省定贫困村启动新农村示范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建成或在建污水处理站112个。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水泥、硫化工企业均达到提标排放要求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全区共选派208人到省定贫困村、乡村振兴示范村、软弱涣散村和经济薄弱村任第一书记。共投入财政资金1.24亿元,组织实施到户项目37061个、到村项目282个,危房改造172户,“两不愁、三保障”基本实现,全区4016人实现了稳定脱贫。

五、开拓创新,各项改革迈出新步伐

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资产和产权整合,组建区泓凯投资集团公司,将区金叶公司、区食品公司、区腾安公司、区长丰公司等国有企业纳为区泓凯公司的子公司,打造一家资产规模较大的区属国有企业,并完善国企管理等相关制度。成立由区广播电视台出资控股、实行市场化运作的云浮市云歌传媒有限公司。

深入推进营商环境改革。深入实施“放管服”改革十大行动计划,全区459项行政许可事项(子项)法定办理时限压减率达到71.08%,取消42项涉企涉民证明事项。深入推广“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模式,全区有400项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区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加快打造一网通办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扎实完成权责清单动态调整工作。全面落实省“实体经济十条”“外资十条”,切实降低实体企业运营成本。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进“多证合一”改革,共换发“多证合一”营业执照1870张。启动电子化登记管理方式,实现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网上审核、网上发照和网上公示。商事登记压缩至2天,刻章、申领发票压缩至0.5天,开办企业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内。

大力推进机构改革。新一轮机构改革有序推进。在石城镇试点探索镇级职能整合改革,重组“六个平台”,解决基层政府人力资源分散、工作碎片化、管理不到位、治理乏力等问题。

六、共建共享,社会民生事业全面进步

2018年,十大类民生支出17.46亿元,同比增长55.63%,占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81.54%。

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社保扩面征缴等工作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为98%;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为100%,养老金提高到每人每月148元;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完成率达100%。城镇低保标准、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640元和450元,全区共发放低保金2155.15万元。集中供养孤儿提高到每人每月1560元,分散供养孤儿提高到每人每月950元。残疾人生活津贴提高到每人每年1890元,重残护理补贴提高到每人每年2520元。

教育事业有新进展。重点推进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创建工作,投入资金5097.27万元,抓好石城镇中心小学(高潭校区)新建教学楼和六都镇中心小学教学楼等项目建设。优化都杨镇和富林镇学校布局调整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大教育信息化建设力度,建设科学实验室6个,全区中小学均建设有门户网站,基本实现宽带“校校通”。全年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区培训3760人次。加强学校安全管理,落实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和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普九”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全区小学辍学率为0,初中辍学率为0.62%。高中教育成果喜人,云安中学参加高考的学生上本科线288人,上重点大学线49人,创历史新高。

医疗卫生事业有新提升。提升卫生服务能力区人民医院完成升级改造,通过“创市二甲”等级评审并挂牌,建成省远程医疗平台区级中心,并与省远程医疗平台对接。启动区中医院建设、超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卫生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引进副高职称、全日制本科卫生人才充实到全区医疗机构。开展市区镇三级医联体建设,积极与南海区医疗单位形成对口帮扶体系,远程医疗服务连接南海区三甲医院且专家24小时提供服务。生育秩序平稳,区出生缺陷干预中心全面投入使用,优生服务全面提升。

文化体育水平逐步提升。建成行政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14个、建立“扫黄打非”工作站124个,均实现全覆盖;首个运用“互联网+”的综合性服务平台——“掌上云安”手机台成功上线运行,云安区融媒体中心揭牌成立;陈璘和云雾山入选云浮十大文化名片。成功承办市第五届“市长杯”足球联赛,并取得了成年组冠军和校园男子甲组冠军;2人参加全国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斩获5金2银,1人参加残疾人公路自行车世锦赛勇夺一金一银。

平安云建设深入开展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强力推进“冬春行动”“飓风2018”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两抢一盗、涉恶、涉毒等各类突出违法犯罪。全区公安机关共接报刑事、治安警情168宗,同比下降28.2%。没有发生重、特大群体性事件,没有发生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的重大案(事)件“智能化视频图像监控系统”荣获全国“雪亮工程”十大创新案例、全国产品创新案例大赛“雪亮工程”第一名,我区荣获“2018年全国社会治理创新示范区”。开展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法律案件援助率为100%。加快健全安全监管体系,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全区未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及其他公共安全事件。食品药品、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有效提升。进一步落实防火责任,全年没有发生较大以上森林火灾。认真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得到加强。

与此同时,民宗、外事侨务、港澳台、人防、统计、地方志、粮食、消防、档案、保密、科协、侨联、文联、残联、社科联、慈善、老区、老龄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七、勤政廉政,政府自身建设得到新加强

法治建设进一步加强。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意见建议,办理区人大代表建议109件,区政协委员提案、来信建议71件,办结率为100%。充分发挥民主权利,召开区政府常务会议21次,讨论事项227项。法治区创建工作已完成并达标,全区有5个镇60个村(社区)确定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镇、村。全面完成区、镇两级人民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实行“以案定补”制度。全区人民调解案件1607件,调解率为100%。收到行政复议申请12宗,立案受理9宗,法定期限内结案率达到100%。

作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层层压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清廉政府建设深入推进,全面彻底肃清李嘉、万庆良恶劣影响,“四风”整治不断深化,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落实。审计监督、财政评审不断拓展和强化,财政资金使用和政府性投资效益持续提升。“三公”经费和会议费支出连年实现“零增长”,政风持续好转。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全区人民的团结奋斗和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全区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向驻区部队、武警消防官兵和政法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云安区建设发展的老领导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对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云安发展还面临不少的困难和不足:一是经济发展质效有待提升,产业结构不合理,重大项目、龙头企业、知名品牌还比较少,科技创新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二是城乡统筹、乡村振兴任务重,与新区融合发展有待加快,农业农村基础仍较薄弱,环境整治、节能减排任务依然艰巨。三是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财政收支矛盾仍较突出,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供给不足,特别是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未能满足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的需要。四是在政府自身建设方面,一些部门和干部担当不够、落实不力的问题不同程度存在,作风建设还需要常抓不懈。对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切实加以解决。

2019年工作安排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我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全市前列、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关键年。做好全年工作意义重大、至关重要。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当前重大形势的科学判断和对重大任务的决策部署上来,确保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决策部署在云安落地生根。

2019年区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和区委总体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统筹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继续聚焦“治环境、强产业”两大主题,狠抓“融入新区、发展绿色日化、实施乡村振兴、建设云雾山旅游”四个重点,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全市前列,奋发勇为开创云安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左右;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左右;进出口总额实现正增长;实际利用外资完成市下达目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推进43项重点项目建设,计划总投资114.7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3.43亿元。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强化发展动力

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实施品牌化带动计划,支持水泥、硫化工企业加大重要领域、关键技术的标准研制,培育更多自主品牌,特别是要擦亮化工园区的专业品牌,提升招商引资吸引力。实施绿色化改造计划,推进石材、硫化工、水泥等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集聚发展绿色日化产业。加快规划建设日化产品(日用品)工业城,尽快形成具有相对完整产业链的日化产业集群,打造超百亿产值工业园。着力发展绿色建材产业,加快推动洪涛高新石材产业园有限公司生产基地整体搬迁落户,加强与碧桂园等龙头企业对接,积极发展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加快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依托云浮本地专业机械制造基础,壮大石材机械制造和装备制造业,积极承接珠三角地区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链的延伸和扩散。培育发展新材料产业,着力引进表面活性剂、化工涂料、薄膜、硫化工、轻纺、绿色包装等新材料项目。依托云浮新区优势,谋划都杨产业园区建设,提升发展高端制造业的承载力。

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做大做优现代特色农业,重点实施现代农业发展“四大工程”。实施结构优化工程,大力发展壮大南药、无患子、草畜、生态养殖等主导产业,调优产业结构,加快形成区域优势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大力实施农业品牌创强工程,推进“三品一标”认证,打造云雾山腐竹、云安黄牛、云安蚕桑等农业品牌。大力实施龙头培优工程,积极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加大对现有农业企业扶持力度,确保每个镇至少有1家市级、2家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一个主导产业,形成“一镇一企”带动发展“一镇一业”的局面。大力实施三产融合发展工程,将现代优质草畜产业园打造成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油茶主题公园和云雾农庄小镇田园综合体建设,发展乡村旅游、民宿等新产业新业态;着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屠宰加工及食品工业发展,推动无患子、肉桂、油茶、蚕桑向日用化工、药油、蚕丝蛋白等深加工方向发展。

全面发展第三产业。抢抓省建设北部生态旅游区和云雾山旅游度假区纳入《广东省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机遇,着力打造“一区两带”生态旅游发展新格局,把云安打造成知名的珠三角休闲旅游目的地。加快推动云雾山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加快规划选址、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推进景区交通基础设施和休闲观光旅游基地建设。推进西江绿色生态旅游带建设。抓好西江岸线资源环境综合治理,建设西江风景线;积极打造一批西江知名旅游景点,依托金鱼沙等良好生态资源,打造西江旅游第一滩。充分挖掘陈璘的历史文化,精心打造陈璘古驿道,建设陈璘文化主题公园,整合建设六都古文化、古祠堂旅游线路。推进南部乡村旅游风光带建设。整合高村、白石、镇安、富林、石城沿线的文化遗产资源、自然生态资源、特色农业资源,串联各地乡村旅游点、生态观光项目和休闲农业项目,建设一批旅游精品线路。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抓住云浮循环经济工业园协同创新研究院获评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的契机,加快推动中试车间投入使用,着力打造科学研究、技术推广与产业化、园区技术服务、人才聚集“四位一体”的创新平台积极推动企业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实扶持政策,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设研发机构比例。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区工程,继续实施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发挥好人才驿站平台作用,积极引进紧缺专业人才。

二、坚定不移统筹城乡发展,集聚发展合力。

推进“两区”融合发展。积极落实《云浮市全面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行动方案》,推进云安新区融合发展,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加快推进都杨至云安公路新建工程(西部快线)建设,争取今年动工。加快构建“两区”一体化的城市综合服务供给体系,重点抓好区中医院、创业创新孵化基地、区文化体育公园、区体育馆等项目建设逐步完善“两区”融合发展机制,建立健全重大关联事项“两区”协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跨区项目利益分成等联动机制。

提升城市承载力。加强城市市政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云港大道与东安大道交界处道路标识设置,改善城市道路环境。推动加氢站建设,进一步规范燃气基础设施建设。抓好房地产管理,稳定房地产市场发展,推动物业管理走上法治轨道。强化城市管理,加快数字城管平台建设,逐步实现智慧城管健全执法联动机制,强化规划管理,开展市容环境专项整治,改善人居环境。

破解发展用地制约。推动“两规合一”。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化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结构和布局。积极推进园区扩园和土地调规,盘活云浮循环经济工业园可利用土地,着力将园区拓展到5000亩以上加强征地收储,拓宽征地拆迁思路和办法,积极探索村集体土地入股共享增值收益的征地新模式。统筹盘活土地,深化地企合作,高效稳妥地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严格依法处置闲置土地,盘活用足土地资源。

抓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石城至富林环大云雾山公路、深罗高速南盛出口至富林(云安段)公路改建和富林过境公路工程建设;完成省道S538线高村段公路改线、新编省道S274线白石至镇安段路面改造和国道G324线茶洞服务区建设。抓好269公里“四好农村路”建设。

促进乡村振兴。加快发展特色优势农业推进土地统筹集约利用,支持承包农户依法采取转包、出租、转让及入股方式流转土地。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加快推进现代优质肉牛产业园、现代花卉苗木产业园建设。推进行政村道路拓宽工程和自然村村道改造。推进乡村通物流工程,完善农村物流体系,中心镇要建有物流配送中心。推进农村电商发展,创建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区),推进区、镇、村三级电商服务站点建设,加快培育一批电商龙头企业、示范企业。全力推动镇村集体经济发展。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模式鼓励和引导乡村贤达、社会名人返乡创业,企业家到农村投资兴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规范集体收入分配,出台规范村集体收入的指导意见强化激励考核,制定发展集体经济奖励办法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抓好村庄规划编制,确保年内完成村庄的分类和规划编制任务。全域推进“四边三化”整治,突出抓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厕所治理、农村污水治理、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确保年内完成非贫困村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着力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确保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安定有序。

三、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增强发展潜力

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建设美丽云安,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保持厚植生态优势。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抓好林业重点工程造林建设,完成森林碳汇造林3000亩,高速公路生态景观林带改造提升300亩,建设绿化美化乡村10条,实施碳汇林抚育1万亩。加强森林防火工作,抓好森林消防大队建设。加大湿地资源保护,完善中央湿地公园、东风水库湿地公园的规划编制工作,规划新建湿地公园1个。开展绿色创建活动。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大力实施城乡绿化工程,全面开展城市森林质量提升工程,提升城市园林景观和绿化水平。强化生态文明教育,深入推进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高标准抓好城区街道、乡镇的绿化和荒山荒坡治理。严格落实水土保持方案,完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27平方公里。整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秩序,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石材、硫化工、水泥绿色化改造,淘汰高污染高排放企业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切实抓好环保督察整改工作,严格对照整改任务清单要求,抓好整改落实。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突出抓好水污染防治,巩固西江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整治成果,推进全区污水治理项目建设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推进“治环境”向镇中心延伸,实施镇中心区环境卫生整治、街景立面整治、交通秩序整治、基础设施综合提升和亮点景观建设工程。补齐生态环保基础设施短板,完善城乡垃圾、污水处理、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坚决遏制粉尘污染打好净土防御战,完善土壤环境监察网络全面落实河长制,推动河长制从“有名”向“有实”转变。

四、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发展活力

要用好改革关键一招,聚焦“促公平、提效能、降成本”,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全面提升发展综合竞争力。

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深入实施“放管服”改革十大行动计划,推动行政审批和服务流程“革命性再造”,破除行业和部门“数据孤岛”,打造一网通办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深入推进信用云安建设,加快建立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机制。完成区级机构改革,完善各部门的工作制度、工作机制,提高行政服务效能。

积极扩大对外开放。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生态优势、资源要素优势,加强产业、市场、创新、生态等领域深度对接,着力把云安打造成大湾区的产业延伸区、优质鲜活农产品供应地、休闲旅游目的地。全面落实省“实体经济十条”“外资十条”,优化外商投资企业登记备案流程,全面实施商务备案和工商登记“一口办理”,切实降低实体企业运营成本。

全力以赴抓招商。主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布局对接,依靠南海区的招商资源,聚焦广州、东莞、深圳等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切实提升招商实效;聚焦绿色日化上下游产业链,加快形成产业集群;聚焦新材料、先进制造、新型建材、特色农业等产业,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要全过程优化项目建设和管理,建立项目全程跟踪机制,强化用地、资金、用工等要素保障。要大力引进一批适合我区发展的优质实体经济项目。推动仲皓璟公衣物柔顺剂、得尔塔公司汽车清洁美容专用化学品等12个已签约项目落地建设。

千方百计抓项目。完善相关制度,创新服务方式,确保重点项目建设取得如期成效。今年全区重点建设项目共43个,计划总投资114.78亿元,其中省重点项目5个,计划总投资67.5亿元;市重点项目15个(含5个省重点),计划总投资82.2亿元;市预备项目3个(含1个省预备),总投资21亿元。同时抓好项目储备,精准把握国家和省投资导向,谋划储备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有支撑引领作用的重大项目。

五、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彰显发展魅力

坚持人民利益至上,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扎实办好“十件民生实事”。提升教育水平。优化义务教育布局,完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做强镇中心小学,解决边远地区学生住宿和“麻雀学校”问题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进卫生强区建设,加快区中医院、区第二人民医院建设和镇卫生院、村卫生站规范化建设;创新合作模式加强与珠三角地区医疗机构合作,不断提升医疗卫生水平。继续落实全面两孩政策,抓好疾病防控和卫生应急工作,扎实推进中医治病工作和中医馆建设。加强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和人员队伍建设,提升基层妇幼服务能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快推进区体育馆和全民健身中心建设,积极推进镇村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场所建设着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好区文化馆和图书馆,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图书馆总分馆建设。继续开展送戏、送影、送书下乡活动。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拓宽劳动就业渠道,扩大城乡劳动就业,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努力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参保率,继续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和低收入家庭救助标准;全力做好临时救助、大病医疗救助,积极推进养老服务综合改革。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突出抓好产业扶贫。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业扶贫项目,完善利益联结、资产收益、产销对接等机制,推动形成“村村有基地、户户有项目”的扶贫产业格局。突出抓好就业扶贫。加强针对性就业技能培训,做好就业跟踪服务,着力提高就业扶贫的组织化程度和就业的稳定性有务工意愿的贫困劳动力100%就业,努力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扎实做好保障性扶贫。扩大政策兜底保障广度,积极推动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社保扶贫、危房改造等政策落实,着力解决未能纳入低保、特困的无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基本生活保障兜底问题,解决好危房改造存量多和贫困学生异地就读教育生活费补助落实问题

推动社会治理法治化。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提高社会治理智能化、科学化、法治化水平。加强法治宣传教育,进一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着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推进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工作提质增效。推进人民调解工作,继续实行“以案定补”,打造示范性人民调解组织。开展“服务民企年”专项行动,推进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完善矛盾纠纷排查、预警、调处、化解机制,扎实开展信访积案攻坚。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严防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健全镇专职消防队,加强应急管理和救灾能力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水平。

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升发展能力

法治为范,提高法治水平。坚持依法行政,把政府工作纳入法治轨道,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规范决策行为,实行科学民主决策,遵循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加强执法监管,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制度,保障公正文明执法。推行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全面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健全监督机制,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强化审计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高质量办理代表委员建议、提案,不断提高落实率和满意率。

实干为要,提高行政效能。强化担当精神,以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永不懈怠的奋斗姿态,牢牢把握云安的发展定位,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责主业,增强狠抓落实的能力,尤其是要围绕中央环保督察、国务院大督查等反馈的突出问题,主动认领责任,动真碰硬落实整改,确保每一项工作都按时整改到位。注重调查研究,深入基层一线,查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落实“三个清单”,完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用好正向激励机制,落实容错纠错制度,加大督查问责力度,营造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浓厚氛围,提升政府的执行力和落实力。

清廉为荣,提高自律能力。认真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大力整治各种隐形变异“四风问题”,驰而不息改进作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加大对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公共资金、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力度,强化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生态环境审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审计的跟踪和整改落实。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把有限的资源和财力用在推动发展、改善民生上。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支持企业发展,坚决惩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铲除滋生黑恶势力的土壤,创造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

各位代表,时代赋予重任,使命呼唤担当。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埋头苦干,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奋力开创云安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TOP】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